桔子网

网站首页 文案大全 > 正文

论语全文40篇67句精选

2023-04-16 08:04:31 文案大全 来源:元新文案网
导读 论语全文40篇 1、《论语》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,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、审美、道德伦理和功利等

论语全文40篇

1、《论语》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,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、审美、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。

2、清代学者崔述则对《论语》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,他注意到今本《论语》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,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、哀公之问,皆变文称“孔子对曰”,以表示尊君。答大夫之问则称“子曰”,表示有别于君,“以辨上下而定民志”。

3、翻译:仁,距离我远吗?只要我想要做到仁,仁就随着心念到了。

4、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学与思有什么关系?请结合实际加以分析。

5、◆(部编教材-文言文一词多义)每日三题-共100题(WORD)(15元)

6、翻译:曾子说:“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: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?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?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?”孔子说:“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,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。”

7、  子曰:“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”

8、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(1)有道(2)而正(3)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
9、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’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

10、子曰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《子罕》(论语全文40篇)。

11、译文:孔子说:“君子讲团结不讲勾结,小人讲勾结不讲团结。”

12、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(《为政》)

13、⑴学习态度上主张: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14、生活中,有些人故作聪明,在人前花言巧语、满脸堆笑、做作谦恭,左丘明觉得这样的人是可耻的,我也认为是可耻的。还有些人,本来对某人心中有怨恨,可他却能在那个人面前装出友好的样子,嘘寒问暖,把怨恨隐匿在心里。左丘明觉得这样的人是可耻的,我也认为是可耻的。

15、  子曰:“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”

16、因为“求也退,故进之。”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,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!

17、◆(部编教材-文言文一词多义)每日三题-共100题(PDF)(10元)

18、子曰:“巧言乱德。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”《卫灵公》

19、译文:孔子说:“君子严格要求自己,小人严格要求别人。”

20、孔子把“不义而富且贵”视作“浮云”,应怎样理解“浮云”这一比喻义?

21、译文:孔子说:“不论贫富、贵贱,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。”(类是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。)

22、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,如“巧言令色鲜矣仁”一章,先见于《学而篇第一》,又重出于《阳货篇第十七》;“博学于文”一章,先见于《雍也篇第六》,又重出于《颜渊篇第十二》。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,如“君子不重”章,《学而篇第一》多出十一字,《子罕篇第九》只载“主忠信”以下的十四个字;“父在观其志”章,《学而篇第一》多出十字,《里仁篇第四》只载“三年”以下的十二字。还有一个意思,却有各种记载的,如《里仁篇第四》说:“不患莫己知,求可为也。”

23、⑶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

24、杀身成仁——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

25、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,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
26、译文:孔子说:“君子不因某人说话好听就提拔他,也不因某人有缺点而不听取他的意见。”

27、译文:孔子说:“不要图快,不要贪小便宜。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;贪小便宜就做不成大事。”

28、子曰:“学而不思/则罔,思而不学/则殆。”(《为政》)

29、子曰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(《公冶长》)

30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《论语·子罕》

31、哀公问曰:“何为则民服?”孔子对曰:“举直错诸枉则民服,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(《为政》)

32、东汉永平元年(58年)徐防上书云“发明章句,始于子夏”,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,故以《毛诗》直承子夏。

33、(课后题)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?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。

34、译文:孔子说:“颜回真高尚啊,用一个竹筒吃饭,用一个瓜瓢喝水,住一个简陋的巷子里。别人忍受不了那样的困苦,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,颜回真高尚啊!”

35、翻译:有了过错,别人都能看到;改了,人们都会敬仰他。

36、作为儒家经典的《论语》,其内容博大精深,包罗万象,《论语》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:伦理道德范畴——仁、社会政治范畴——礼、认识方法论范畴——中庸。仁,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,折中真的必然是善的,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“仁”。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,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,进而明确“中庸”的系统方法论原则。

37、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(《学而》)

38、译文:孔子说:“整天吃饱了饭,一点心思也不用,是没有出息的!即使做点下棋一类的游戏,也比闲着毫不用心

39、一言以蔽之——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“思无邪。”

40、十二章语录,包括学习态度、学习方法、修身做人等方面的内容,各有所指,语意含蓄,富有哲理,有很强的教育意义,今天仍有很强的借鉴和启示作用。

41、《论语》二十章分别阐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道理?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。

42、“磬”,是古代石制的打击乐器。“荷蒉”,就是挑着草筐。“荷”,指肩扛,肩挑。“蒉”,是草编的筐子,盛土用。“硁硁”,形容击磬的声音。“深则厉,浅则揭”,是《诗经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中的诗句,穿着衣服涉水叫厉,提起衣襟涉水叫揭。诗的原意是,水深就垂衣缓缓过,水浅就提裙快快走。这里用来比喻处世也要审时度势,知道深浅。“末”字,指无,没有。“难”字,指责难。

43、《弟子规》“出则弟”上有两句话是根本的,“事诸父,如事父;事诸兄,如事兄”。我们把对兄长那么大年纪的人当成是自己的兄长来对待,把父母那么大年纪的人当成是自己的父母来对待,你就把这个孝悌之心尽到了。这个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能够把这个心推而广之的人,那就是圣人。这就是告诉我们要解决现在的社会冲突,构建和谐社会,必须从根本上来抓起,也就是从培养人的孝悌之心来做起。

44、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
45、孔子,公元前551年9月28日(农历八月廿七)-公元前479年4月11日(农历二月十一)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。(英文:Confucius)汉族,在家族中年龄排行第故也有人称为孔老春秋时鲁国陬邑(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)人。祖上为宋国(今河南商丘)贵族。其父叔梁纥,其母颜氏名徵在。

46、译文:孔子说:“几个人在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;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,发现他们的缺点则作为借鉴,而改正自己。”

47、⑶孔子的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说明了学思结合是有效的读书方法。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,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,而失去主见,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;一味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,终究会一无所得。

48、子曰:“温故/而知新,可|以为师矣。”(《为政》)

49、译文: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的事。孔子答道:“政就是端正的意思,你自己带头端正了,谁敢不端正呢?”(孔子强调封建时代的执政者尚且要以身作则,意义深远。)

50、《论语》既是语录体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。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;就是前后两章间,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。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。《论语》一书,篇幅不多,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。

51、译文:孔子进入周公庙,遇事都要问这问那。有人便说:“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呢?你看他进了太庙,遇事都要问

52、⑷“仁”是孔子思想的核心,是道德的本体。仁义相连,仁是发端,义是体现。

53、此文出自春秋末期·孔子所著的《论语》扩展资料写作背景:

54、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——惜乎,夫子之说君子也!驷不及舌。

55、孔子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―公元前479年4月11日)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期鲁国陬邑(今山东曲阜)人,祖籍宋国栗邑(今河南夏邑),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。

56、孔子:左丘明确实与我关系密切,我们曾一同前往周室,考察礼乐制度,查找文献。

57、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
58、(原文) 子曰:“默而识之, 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 何有于我哉?”

59、孔子说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。学与思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因为我们一味读书而不思考,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,而失去主见,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,即指此意。而如果我们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,则终究是沙上建塔,一无所得。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,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,否则就会收效甚微。我们读书学习也一样,光听课而不动脑筋思考,就不会掌握规律,从而真正掌握知识。光不切实际的想,也是胡思乱想,也不会学到知识与本领。

60、  子曰:“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”曾子曰:“唯。”子出,门人问曰:“何谓也?”曾子曰: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”

61、对于用不道义的手段而得到的富贵,这样的行为不是君子所为,是得不到大家的尊重。

62、这段话的意思是,孔子在卫国,一天正在击磬,有一个挑着草筐从门前走过的人。他说:“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呀!”一会儿又说:“声音硁硁的,可鄙呀!没有人了解自己,你就只为你自己就是了。水深,就穿着衣服涉水而过;水浅,就撩起衣襟过去。”孔子说:“真果断呀,没有什么可责难他的了。”

63、⑶一竹筐饭,一瓢水,住在简陋的巷子里,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,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。

64、这段话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。讲了学习的三个层次:知、好、乐,层层推进,使说理更加透彻,令人信服。

65、(课后题)《论语》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,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,如“温故知新”“不耻下问”“诲人不倦”“后生可畏”“当仁不让”等。你还知道哪些?课外搜集一些,与同学分享。

66、答司马牛“仁者其言也讱”。颜渊学养高深,故答以“仁”学纲领,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。又如,”孔子答子路:“又父兄在,如之何其闻斯行之!”因为“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”答冉有:“闻斯行之。”


版权说明: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
标签:

下一篇:没有了



热点推荐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